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隶属于自然资源部,总部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海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拥有300余人的科学研究、技术支撑和业务管理队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40%以上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在天津滨海新区设有中心北路分部,建有占地25万平方米的示范基地,拥有5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380余台套,总价值4.37亿元。
开展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业废水等水处理技术研究,研发水处理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以及热法、膜法系统集成技术。主要从事热法和膜法等淡化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热法方面,对过程机理、关键材料、高效蒸发器、蒸汽喷射泵(TVC)等核心设备及热法淡化全流程药剂等进行了原创性研究......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2、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TH系列高性能防腐涂料的研制及其推广应用” 3、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苦卤综合利用制取硫酸钾技术” 4、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低温蒸馏海水淡化研究” 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研究”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拥有300余人的科学研究、技术支撑和业务管理队伍, 40%以上人员具有高级职称,近200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1人、青年科技人才1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4人。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自建所以来,始终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香港、 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水利用科研机构、协会及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国内合作交流: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自建所以来,始终重视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海水利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开拓科技交流合作范围......
国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于2007年6月,是国内唯一一家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国家级海水利用产品质检机构。本中心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法定专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是社会公益性的非营利事业单位。中心所有检验产品和参数均通过了实验室 “三合一”评审,获得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授权。
当前位置:首页 >所内要闻> 我所9部门发展战略研讨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海水之光 发布时间: 2014-05-08
4月19日至4月27日,我所各研究室、中心和总公司联合召开了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历时一周,9部门先后进行了为期半天的战略研讨。所长李琳梅、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韩家新、总工程师阮国岭、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赵楠、张耀江、机关及相关各部门领导、正高级工程师及有关研究室业务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嵋橛煽萍即ΥΤふ庞晟街鞒?。 会上,海水淡化研究室等9部门分别作了发展战略研究汇报,介绍了形势与需求、分析了核心竞争力、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了今后发展重点及主要任务。与会领导和专家和各部门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就各部门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以及报告编写等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李琳梅所长指出,各部门发展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客观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结合国情、所情、室情找差距、定目标、做战略,始终围绕技术进步与创新做文章,逐步完善科技创新链条,脚踏实地的把海水淡化事业做大做强。 韩家新书记提出,制定发展战略首先要找准定位,在充分调研、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方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面面俱到,按照巩固、发展、淘汰三个层次打造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我所产业支撑与技术引领作用。 各部门的发展战略汇报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下一步各部门将根据会上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修改、梳理和凝练。 发展战略研讨工作是我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科研开发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我所未来发展以及科研作风建设至关重要,通过自下而上的互动式交流研讨,开拓了思路、增进了部门间的了解、提供了一线科研人员与所领导直接交流的平台,达到了预期效果,按计划落实了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
上一篇:我所与阿联酋穆罕默德·本·扎耶德水资源倡议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下一篇:我所召开工作交流推动会
电话:86-22-87898181、87898186(办公室)87898117、87890659 (科技发展处)83598851(技术开发处)87898167 ( 国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传真:86-22-87892732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航海道55号; 邮编:300192
网站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联系电话:87898186(办公室) 邮箱:bgs@isdmu.com.cn(办公室) jwbgs@isdmu.com.cn(纪委办公室) kjfzc@isdmu.com.cn (科技发展处) jskfc@isdmu.com.cn (技术开发处)
ICP备案:津ICP备06003961号 公安机关备案: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1223 网站标识码:CA330000000606071780003
微信公众号